首页 文化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天人合一:66X9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文以载道,是中华文艺的核心智慧与审美道统。

整个中国文化以不变应万变或者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坚持以“道”相御,无论政治、经济、军事、人事、天文、地理,还是本土道教修炼以及诸子百家学说,贯穿其间的就是“道”。遵循天道辩证逻辑以整体辩证的方法分析发现,人类文化整体存在东西方两种阴阳对立互补又统一的文化。古希腊文化源头的逻各斯、辩证法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天道、阴阳转化法本质是一回事。逻各斯在西方被称为宇宙理性。海德格尔对逻各斯曾进行语源学考证,认为 “logos ”,起源于“legein”,而“legein”,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说话”。这又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相类。柏拉图的“上帝是永恒大写的人”,与先秦、汉代“天人合一”思想又具有共同内核。

所以,近代翻译家严复将“逻各斯”翻译成天道。中国的道与西方的逻各斯都是三位一体的,是宇宙大生命意志语言、宇宙规律、宇宙本体的统一。无论宗教的还是科学的,无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一切普遍有效的方法论与逻辑论、审美论必须源自于此。道,不仅是宇宙大生命意志语言,还是宇宙科学法则——真理,是创造宇宙一切的源头本体,一切都终将回归于那里。

任何艺术都是不同的文本形式,本质上是灵魂运动的外在精神与物化的表现形式。是灵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所形成的螺旋型轨迹。真正合乎真理法则的艺术审美,必然是艺术创造与审美评判的心灵运动积极遵循普遍有效的天道宇宙理性科学法则“心极必反成物”、“宇能守恒原理”,使之成为一项严谨的灵魂修炼事业。从而,对于觉悟宇宙真理、宇宙法则的艺术家而言,艺术即是修行。它与传统宗教的修行、各种文化教化只有形式差异,但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觉醒心灵、提升灵魂质量使之成为宇宙大树的各种圆满果实——星辰。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精神圆满修为的艺术是遵照宇宙科学法则要求,既不是脱离艺术之外的事物,将艺术从外部宇宙割裂开来成为一个狭隘的、局部有效、自娱自乐世界,而是需要将艺术的范畴扩大至整个宇宙,在方法论上懂得运用宇宙全息科学,从宇宙整体审视局部与从局部中发现宇宙整体,艺术的创造与审美的主体也要扩大至不同的生命形式乃至整个宇宙大生命,要从后现代艺术的价值虚无主义、“人类即审美”扩延到世界文艺复兴时代价值的宇宙整体主义、“宇宙即审美”。对于主体的理解,人类亟待从《和学》中学习宇宙理性科学,提升智觉,认识宇宙间不同的大生命真相与宇宙大生命的运行秩序。

世界文艺复兴的大转型,是与人类从分析分离文明转向综合圆融文明的大文化背景协调一致的。世界文艺复兴是组成人类文明大转型提升的局部。它与宗教、科学、政治、经济、国际秩序等等的转型是同步进行的,并充当着思维与价值传播的先导,具有通俗化、娱乐化、深广化特征,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思维与价值习惯。

艺术形式审美要与时俱进,形式审美要服务于精神审美,精神审美是艺术的灵魂核心。

不同能级的生命形式审美境界与评判截然不同。世界文艺复兴恰恰是通过认识不同的生命形式主体,以不同的文本形式来沟通外在宇宙事物,使之展现宇宙真理的光芒,洗涤灵魂,净化精神,启迪灵感、建设宇宙思维,大规模提升受众的灵魂质量,使众生之间与宇宙本源保持畅通的能量重叠同构“天人合一”,通往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觉悟艺术:从艺术语言形式差异看到逻辑统一的本质

艺术即是修行。修行的本质即是修心。对于觉悟宇宙真理大道的圣者而言,“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陆象山),“心即佛,佛即心”(佛陀)。艺术就是要将心灵内在的阴性宇宙性通过艺术的创造审美这一项依据宇宙心灵科学严谨的修行,使之转化为外在的宇宙存在。《金刚经》言: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是宇宙大圆满的宇宙理性科学之法。是心物圆融的宇宙辩证之法;善因种善果,恶因种恶果。此岸世界,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唯有赤诚发大菩提心之心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大正大圆满,超越局部善恶,才能避免局部善恶陷入畸形失衡的魔道危险。局部行善者,功德务必及时回向给宇宙一切众生,否则是行不圆满的邪道。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行诸善法是为魔业。”

因此,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最初发心非常重要。要依据大正圆满的菩提心原理,发为利乐觉醒宇宙众生的艺术创造之志,艺术审美也要从宇宙大圆满的高度,追求“天人合一”的完备性。这是倡导世界文艺复兴的核心法则,通过扩大审美主体与审美境界,目的是唤醒众生灵魂的觉醒,使之从个体成长为宇宙星辰。世界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继承“文以载道”的道统,与时俱进扩大“文本”语言的“内涵与外延”,将诗歌、散文、小说、绘画、装置、行为艺术、舞蹈、音乐、建筑、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跳出“分类有余综合不足”的逻辑形式局限,通过掌握天道辩证逻辑实现在新时代的大综合大统一,推动世界文艺形式从“两极分化、多元割裂、价值无序”走向“多样互补、整体均衡、价值统一”的全球审美精神秩序。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天人合一:95X12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著名诗人、艺术家俞心樵1995年曾在接受姜涛采访中就提出:从当代中国的精神语境来看,“众声喧哗”是我们正感受着的事实,对此我们早已厌倦了,至于“多元共生”,这使我想到前些时《读书》上那个“精神家园何妨共建”的话题,这是个喜气洋洋的口号。但从所谓的“多元”的声音中远远没有显露真正合一的“生”机。其实精神意义上的“真实存在”很难说与“多元”有多大的关系,恕我武断言之它只有“一元”:即大智大勇合而为一的那种存在。或者说,“多方共生”更为确实。这“一元”就是《信心铭》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意思,这“一元”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多元”只在作为表象与表征时才是合理的。在当前种种主义相互杂陈的状况下,我们要警惕有人以“共建”之名行“互拆”之实。今天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到了相当荒谬可怖的阶段:“全面解放”差不多变成了“全面解体”。

思想家崔振椿在《多元共和》一书中亦指出:“因感宇宙生命大智慧,深感人类生命大重要,昼夜上下求索,上天入地,循环考察,觉悟两种本象及其关系,悟道多元共和,拿来考察宇宙现象、生命现象、人的现象,势如破竹,迎刃而解。”这里的两种本象就是宇宙大道的阴阳关系。这两种本象的关系构成了“大道”的“一”,抛开语义表达的差异,多元共和也是多方共和、多样统一。

正是在这种宇宙观、科学逻辑、方法论的统一观照下,《美学科学原理》第四章《各艺术间的逻辑关系:用什么复兴世界文艺》中对各个艺术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大统一。它指出:“绘画与诗歌一样是其他综合性艺术的基础。绘画以视觉形式静止的画面再现心与物的状态,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反映个人、历史、社会、自然的、物理与心理精神性的变迁。诗词、散文、小说则是以运动的文字形式来描述心与物的状态,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反映个人、社会、自然的、历史的、物理与心理精神性的变迁;音乐则是以声音旋律听觉形式来描述心与物的运动状态,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反映个人、社会、自然的、历史的、物理与心理精神性的变迁。后现代艺术思潮诞生的行为艺术,是以肢体表演形式再现心与物的状态,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反映个人、社会、自然的、历史的、物理与心理精神性的变迁。这几大艺术形式是其他综合类艺术的基础。通过一定的技术摄制转化,以画面的连续运动状态与组接,配上声音文字,在银幕上运动的时空里创造形象展现心灵,形成综合性媒介信息,可以逼真再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历史的、物理与心理精神性的变迁,就是电视电影艺术。”

“渐变的静止图像”得以展开电影电视艺术作品的整个题材。每个图像本质上就是一幅绘画或摄影作品,连续运动着的不同绘画与摄影图像,构成了运动形式,展现题材内容,再现个体的、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心灵的生活。摄影本质上是通过现代摄制技术进行图像复制制作,是一种现代的场景再现绘画方式。天道美学认为:静止的绘画作品形成原理,也就是绘画方法论是来自于绘画元素的阴阳辩证运动关系。电影电视艺术更是如此。”

“阴阳矛盾的辩证属性才构成宇宙万物的运动。阴阳矛盾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排斥矛盾、对立割裂、尖锐冲突、非此即彼、大破大立、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消极平衡;一种是接纳矛盾、对立互补、均衡稳定、亦此亦彼、破立协调、循序渐进、良性循环的积极平衡;此两种关系又构成了一对辩证关系。前者是失道的格局,后者是符合天道的得道的格局。失道与得道,皆统合于道。每一幅图像,即是对前一帧图像的继承肯定,同时也是否定扬弃,这样阴阳矛盾交替运动着的图像,本身就是符合天道宇宙法则。”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天人合一:125X12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与绘画用色彩结构形状表达语言一样,文学诗歌是用文字画面来进行表达。与用乐声、肢体行为、雕刻、建筑表达灵魂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一样,但本质都是一回事。诗歌形式讲究凝炼、旋律,文字结构讲究阴阳交错运动的秩序与韵脚,呈现昂扬跌挫;诗歌的本质是诗人自身的灵魂力量。而每个灵魂都可以通达宇宙大生命本体。大诗人就是灵魂能够不断超越小我,奔向大精神大格局。它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辩证逻辑驾驭文字风格,使之赫然或润物细无声的遁入受众心灵,更是能够引导受众内在的灵魂提升,攀登新的高峰。每一个文字在表达内心思想形成的文字运动过程中,都是对前一个文字的继承与扬弃,每一个篇章都是对前一篇章的继承与扬弃,这种无处不在的阴阳矛盾关系形成了文本内在意识流与运动着的语言形式,共同构成了一切有血有肉的文学生命形式。”

《美学科学原理》指出:文学审美,就是通过文字形式审美完成对文字背后灵魂的审美解读,通过文本力量,完成创作主体与阅读主体灵魂的和谐共振,获得灵魂觉醒提升的力量,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艺术效果。也即,文学的根本功能是“自救救人、自渡渡人”。好的文学生命形式,是大生命大灵魂大精神的体现。它的结构是饱满的。这种饱满通过语言的辩证运动关系,扩大它的内涵与张力,非常具有质量和穿透力。就诗歌而言,古人的对仗韵脚如果说过于工整,那么,西方自由体诗歌的一般审美规则与西方形式逻辑思维一样,过于线性扩延运动,形成细腻精致的审美风格,但缺乏深广综合的内涵与博大包容的精神特质,语言力量也往往因为失衡最后陷入语言悖论。东西方诗歌的互补综合,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双方的局限不足,使得诗歌形式更为自由拓展的同时,亦继承语言辩证运动的基本规律,使得诗歌形式、灵魂、宇宙大道三者达成逻辑的统一,具有金石般的质量与电击心灵的力量。

具备这种诗歌形式的审美特征,才是推动世界文艺复兴的诗歌形式典范。如俞心樵的著名诗词:“这个人,始终被小人们视为小人;这个人,始终被巨人们视为巨人”。北岛的著名诗词:“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小人与巨人,卑鄙与高尚,都是辩证关系的词语,他们的形式表达就是西方自由体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优质互补综合后的世界诗歌范式,可以使语言具有更大的张力与质量。但艺术形式永远是为灵魂主体的精神审美服务的,灵魂主体的精神审美驾驭着艺术的形式运动,两者辩证运动彼此不断获得新的可能。这应成为美学的核心基本原理之一。形式是外衣,灵魂才是本体。形式合乎天道宇宙法则,灵魂的高度广深度更要彼此互补,光光互照。

曾文正公说:“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算是悟得文以载道的要旨。这象乃形式,这气就是灵魂通过文章展露出的精气。西方诗歌史上凡是经典流传之作,往往具有这种语言形式与精气彼此辩证运动的关系,从而震撼人心闪烁真理的光芒。当灵魂死亡价值陷入虚无主义黑洞,形式创新就是缺失灵魂的花瓶走向支离破碎无序的深渊。当形式死亡,则灵魂收获大圆满,宇宙一切归于最初的终极母体0。如亚伯拉罕林肯喜爱的《人类啊何必骄傲》诗歌:“希望和失望,欢乐和悲伤,在阳光和雨水中交织/笑声与热泪,蜜语与哀歌,仍相继而来如后浪掀前浪/健康的红晕转成死亡的惨白,金色的生命变成棺木和尸衣,在一转眼间、在一吐纳间,啊!人类,何必骄傲,何必计较!”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天人合一:95X12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中国当代诗歌其实具有很多有潜力的新人,只是因为美学自身的衰竭一度放弃了精神审美流于形式创新,诗歌鉴赏流离于众说纷纭的解构一切的失范而未能建立起时代新的高度与经典。而真正一流的诗歌,除了语言形式自身具有载道的功能,语言形式背后的折射出来的灵魂,也要求拥有“天人合一”的大圆满与大美至境。如刘丽江的《传说》:“重回诺亚神舟/天地之间一片茫茫/只有我们两个/同看日出日落/共享人间雾霭云烟/世界多美丽/杜鹃红,桃李白/我依偎你的胸怀/爱就在天地间绽放/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已拥有”。最后两句作为诗歌的点睛之笔,“都没有”与“都已拥有”,一下子拓宽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辩证逻辑统一,使得诗歌的境界高大圆满折射宇宙大道的光芒,语句具有空前的包容力与质量,衬托出诗人那种天地大灵魂的大爱境界。

从而,我们只有依据天道宇宙理性科学法则,掌握普遍有效的天道辩证逻辑工具,驾驭艺术的创造与审美基本规律,使它跳出自由体诗歌语言往往单薄线性运动发展与宏大而细腻深广不足的缺陷,达成深度广度高度合一的“混合互补、动态均衡、各方共圆”的大美大质量,最后形成阔细俊朗一体的圆满整体运动形式,在高潮与低谷之间,一波波一层层走向人物内心、历史、社会、自然的纵深,可以全面反映心灵与历史社会自然的深广度。

这种审美对形式、灵魂与合乎天道“均衡圆满”的宇宙科学法则三位一体的要求,适用于任何艺术形式。原本一切艺术创造与审美都是必然的因果现象,都来自阴阳关系的自性演化。但艺术要从传统转入到心灵的严谨修行提升灵魂质量的高度,就必然要求遵循普遍真理的宇宙科学法则,摆脱以往各种畸形、失衡、沉迷局部、心灵与形式割裂的悖论的艺术状态,使之走向中正、均衡、局部与整体互补兼顾、心灵与形式互补圆满的艺术大美状态。

音乐创作、听觉审美也是一样,都是遵循天道宇宙理性科学法则在演绎每个创作音乐的艺术家的灵魂。这个灵魂也许是孤独、卑微,也许是高昂、和乐,灵魂不同的形态自然展现不同的境界与音乐作品。音的产生是运动的结果。一切运动由阴阳矛盾的内外关系而构成。乐声被认为是有规律的打击声。音乐结构上就是音与音连结或重叠产生了各种矛盾互补的关系,如高低、强弱、刚柔、静动、浓淡、明暗、疏密、阔细、起伏、断连等,通过声音旋律再现感情起伏,演绎事物运动特征。音乐往往需要通过诗歌语言来表达音乐的主体灵魂特征。依据纯粹的声乐器而不依赖诗歌语言制造出来的音乐,仅仅通过旋律展现主体的灵魂,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就更为艰难。各种演奏乐器都可以通过音符的跳动来创作出惊心动魄、高远瑰丽、光明绚烂、幽暗沉迷等各种乐境的纯音乐形式。各种乐器的组合搭配如交响乐则可以更好的再现、表达个体、社会与自然广博浩大的精神运动现象。一流的音乐与一流的诗歌、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雕塑、电影等除了表现形式的差异,或更为多样综合、或更为器物笨重、或流于笔端画布、或流于空中、或光幕再现等等,万变不离其宗。

遵循宇宙科学审美:个体到星辰成长之路

在人类即审美的范畴里,其实所有的艺术形式,某种意义上都属于肢体器官表演或者是生命的运动。无论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还是各种综合艺术,都是由个体生命形式的参与组成,都是肢体器官运动的综合,展现生命心灵的运动,更深的本质也是心灵艺术。而生命的运动本质,是展现生命内在的灵魂状态,通过外在的精气神,运用各种媒介材质进行信息表达。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天人合一:125X12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穿越艺术形式的差异,看到形式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这是成就一个跨越艺术家走向艺术大家的基本学养素质。真正的艺术大家也必是一流的思想家境界。正如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专家也必是一流的思想境界。这种跨界才能确立主体的灵魂厚度与质量,才能引导受众向永恒靠拢。而究竟圆满的艺术大家也是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科学家。他们能确立真理的宇宙科学法则。懂得从宇宙层面审美,才能和宇宙大生命构成数学几何上的“同心圆”一一对应的关系,完成天人合一的宇宙科学运动方式。时时念念能够以宇宙整体意识辩证看待处理问题的人,就将一切混沌无知的生活形式转化为灵魂提升运动目标明确的生命大修炼。同理,艺术家能以宇宙意识审美,就是将传统局部的艺术创作与审美上升为灵魂觉醒运动为目标的生命大修炼大提升。

《美学科学原理》指出:天道美学以宇宙即审美,其美学范畴是宇宙。星云星河星系与大地飞云、海洋高山、平原沼泽、六道时空都是它的审美对象。每一个巨型事物,对于相应或更高层面的生命形式而言,与人间的事物对于人类自身一样平凡。天道化生宇宙,原本上帝将真理的秩序贯彻到每一个存在之中。每一个存在都拥有宇宙全体的信息,都寄托着上帝的深情祝福,期待着种子开花、结大正果,回归高层时空与宇宙中心。每一个存在都是组成宇宙事物的局部,都是美的存在。每一个存在都和宇宙事物运动互为因果关联,美与不美都是宇宙逻辑的结果。发现不美,是因为自己失衡的心、局部的境界看不到宇宙整体大美观照下的局部。就像人们能够欣赏大海的辽阔,而不能欣赏一滴水;能够欣赏巍峨的高山,而不能够欣赏高山下的垒土,能够欣赏完美的人体,而不能欣赏人身上的污垢。宇宙审美,是将一切存在都放入宇宙大美的观照下,使得一切局部不美的能够宽容,优美的能够走向更美;伤害自己的能够放下仇恨微微一笑,一如既往的关爱对方;关爱自己的倍加珍惜,更加关爱对方。因为,数学上证明“凡是局部的,都不是真有效的”,同理,局部的价值都不是普遍有效的价值。局部的美善丑恶都是宇宙整体的组成,在美善丑恶的宇宙逻辑背后,只有自己觉悟圆满的心,以宇宙整体意识来观照,才能跳出丑恶背后的恶性循环关系,成功将恶性循环的因果转化为良性循环,良性循环的因果进入更高层面的良性循环直至修成大正果。将宇宙轮转的真理秩序融入轮转的生活,懂得“利人利己、利人利己”、“混合互补、动态均衡”,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整体共赢”,开创人间净土、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真理智慧原本这么简单。每个卑微平庸的生命都可以成长为圣贤君子,每个小灵魂都可以成长为宇宙大灵魂,都可以造福宇宙众生。

以宇宙即审美为范畴,任何的雕塑、绘画、音乐、舞蹈、诗歌、建筑等艺术形式与作品,都没有上帝创造井然的自然物态与秩序更为完整圆满。对于深邃的海洋与广袤的陆地,奔涌的江水与高山巍峨,神秘的天空与周行不殆的群星,对于一切正物质与反物质,阴阳天道造化法则如此凛然。与人类艺术形式一样,都是遵循阴阳矛盾法则演绎变化。只不过,灵魂的能量层级不一样,宇宙大灵魂塑造的是宇宙星空,万事万物;而小灵魂塑造的是局限于某种既定的时空与相应的不同材质。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新时代 :125X12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然而,任何小灵魂的雕塑本身亦是集体意识的一部分,是组成更高级灵魂体的局部。宇宙就是一棵大树,时空层层交织、互相包裹,各种微观粒子层层包裹,各种星体也是如此,地球在太阳系中轮转,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轮转,银河系在宇宙天盘中轮转一样。公转与自转矛盾互补、均衡运行。

自转是表达生命的自我实现形式,公转是表达作为组成更高层生命与宇宙一部分的实现形式。所以,任何极端的个人主义、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都是违背宇宙天理。任何集体都是组成更高组织的一部分,国家是组成人类整体的一部分,人类是组成星际文明的一部分;星际文明又是宇宙文明的一部分。任何极端利己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人类利益至上,都是违背天理的。

因此,符合天理的政治秩序,必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层彼此互补、动态均衡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格局。统治阶级来自于被统治阶级的优秀代表,最终服务于被统治阶级,这一矛盾的均衡关系才构成圆满的朝野共赢的整体。满足这一政治关系的就是圣贤禅让宪政制。它是实现圆满“均和”普宇价值的政治模式。它远比任何政治制度要具有效益与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西方民主是政党对立、割裂互损、悖论循环的政治;私天下集权是朝野割裂、周期暴力革命、悖论循环的政治;多数人专政与少数人专政,多数人民主与少数人民主,都不是圆满的政治。无论政治、经济、还是艺术,只有个体与集体、仁政与宪政、德治与法治、圣贤与民主……宇宙整体的“多方互补、混合均衡”,才能实现各方利益与整体利益长远的最大化,真正构建宇宙和谐秩序。

《美学科学原理》指出:天道美学,就是通过天道宇宙理性科学法则构建基本的逻辑思维形式与原理法则,从而构建起来的文艺思想体系。它包括对艺术创作形式与方法论上的规律探讨,和对文艺审美规则的最一般的厘定,使之符合天道宇宙法则,结束以往人类文艺陷入支离破碎片面的理解中,恢复文艺本身作为宇宙一分子所具有的真理性,也即与宇宙万物之间本有的天然逻辑关联。 既然是符合宇宙法则的艺术审美,那么,一流的作品必定是“艺以载道绽放宇宙整体意识”,客观上传播宇宙价值,达至“自觉觉人,自渡渡人”文化度化之效,灵魂走向光明的同时,也引导他人与人类走向觉悟。这是判断作品优秀与否的核心规则。是从天道宇宙理性科学原理中引申发展而来,是普遍有效的艺术科学价值原则。它代表人类个体灵魂沟通他者、社会、自然、宇宙最高的艺术表达形式;它所具有的心灵厚度与精神高广度,具有永恒跨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形式,实现天人合一。

文艺作品就是艺术家主体在天地宇宙间,通过艺术形式来展现自己内在心灵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展现自己觉悟光明的心灵,与丰富多彩的情感;在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与心灵精神抽象之间,充分展现形式美、旋律美、动作美、声乐美、立体美、感性美、理性美;作品形式通过驾驭“阴阳和、正反合”基本运动形式,在不同层次不断展现各种形式与精神的美。能够给受众不断提供心灵动力,提升自我与他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天道化生。文艺审美亦在宇宙万物之内,它的审美生成,无论从形式还是精神抽象,无论是西方美学,还是东方美学,都自动融入到符合天道宇宙法则的秩序中来。艺术作品追求人人能达到心灵获得圆满至境的审美。这种审美就是心身修炼。

刘浩锋揭示艺术即修行:个体到星辰的成长之路

作品:宇宙大生命 :125X125cm 材质:布面丙烯:作者:刘浩锋 年代:2023

《美学科学原理》还指出:一切文艺最究竟的本体是天道宇宙法则,是宇宙万物背后的“一”,是上帝创造万物的心灵意志,是一切正反物质冲和回归于0的生命光;一切文艺的形式与审美,本身即是宇宙大生命运化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依托一定器物形式个体灵魂完成心灵审美运动的精神展现;一切文艺,都必然在宇宙自身的新陈代谢中不断诞生,又不断的消失。唯有遵循天道真理——宇宙科学法则,实践一切文艺创作、构建文艺生态,完成个体灵魂运动沟通宇宙之心,如滴水入上帝大海之心,永远不干涸。也就是文艺的本体即是觉醒的心灵,也是上帝之心。任何器物和精神运动在各个时空的现象其本源都来于上帝之心,所以文艺的本体,和宗教、政治、经济、艺术、伦理、历史、数学、天体等一切文化精神心灵范畴与宇宙自然物理范畴的本体是同一的。

西方美学要破除后现代艺术却是灵魂审美主体价值虚无主义与形式创新支离破碎的困境,就需要再度复兴,从古希腊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普遍有效的方法论与逻辑形式。事实上,《美学科学原理》第一章《21世纪世界美学的复兴重建:西方美学哲学的死亡与中华美学哲学的勃兴》就指出:“苏格拉底改变了古希腊哲学注重对自然本身研究的传统格局,而是要求‘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研究从自然与自我两者进行了综合研究。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认为通过认识自己才是真正通往认识宇宙自然的大门,最后完成人性与神性的完美统一,实现老子思想的‘天人合一’。而认识自我就是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道德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生活目的和至美道德,才能摆脱物欲诱惑与后天经验的局限。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道德是服从于心灵与宇宙本体神的安排;而道德教育是使人获得正确认识心灵与神的知识,最终实现人的至善与神的完美合一。苏格拉底的思想虽然是对话式的概念论述,却是西方思想大成的宝库,为后代的文化流派发展提供了活水源头的思想资源。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快乐论思想,形成了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安提斯泰尼的犬儒学派。只有柏拉图真正全面正确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大智慧。而他关于艺术与美的言简意赅的完整思想论述,成为柏拉图美学思想发展的直接源头与中心价值。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自然优势,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美和真理光光互照,‘美是真理的光辉’;认为最有道德的人是行善却无须表现出来依然充实满足的人。”

21世纪,人类需要对这些东西方最古老的文化源头的艺术思想重新与时俱进的复兴起来,才能指引人类自身走向艺术共生繁荣与人性向永恒神性的成长,使得艺术作为个体成长为星辰的宇宙通途。

摘自刘浩锋著:“自序”,《美学科学原理》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上一篇兔年生肖IP“兔向前”,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升华!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延伸阅读

返回顶部